python中的数据是可以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这样的四运,也能进行大于等于这种比较运算。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python运算符及运算语法。
算术运算符
Python语言支持算术运算符,假设变量a的值是10,变量b的值是21
|运算符 |描述| 实例|
|:–😐:----😐:—😐
|+|加 - 两个对象相加|a+b=31|
|-|减 - 两个对象相减|a-b=-11
||乘 -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|ab=210|
|/|除 - a除以b|a/b=0.4762|
|%|模运算,用右操作数除数左操作数并返回余数|b%a=1|
|**|对运算符进行指数(幂)计算|a ** b,表示10的21次幂|案例
数字类型计算
a=10
b=5
c=2
print(a+b+c)#计算a加b加c的和等于17
print((a-b)*c)#计算a减b的差乘以c的值等于10
print(a**c)#计算a的c次方等于100
print(a%c)#c除以a的余数等于0
#---如果是字符串能用+-*/吗?我们来做个试验---#
a='我'
b='想'
c='学'
print(a+b+c)#发现加号能将字符串拼接起来变成'我想学'
print(a-b)#这样就语法就错了,所以只有+才有额外的附加功能
比较运算符
Python语言支持比较运算符,假设变量a的值是10,变量b的值是21
案例
import pandas as pd #导入pd库
data=pd.read_csv(r'/Users/huangjunwen/Desktop/test.csv')#导入本地csv数据文件
print(data.info())#先查一下数据各列的数据类型等
data.columns=['乘客','类型','姓名','性别','年龄','关系','Parch','船票','票价','船舱等级','登船口']
print(data[data['性别']=='male'])#通过==找出性别列是male的
print(data[data['年龄']<30]) #通过<找出年龄小于30岁的
#df[df['x']==n]语法意义为查找df数据中x列等于n的数据,并展示所有列
#其他同理就不一一举例
赋值运算符
Python语言支持赋值运算符,假设变量a的值是10,变量b的值是20
|运算符|描述|实例|
|:—😐:----😐:—😐
|=|简单的赋值运算符|c = a+b 将 a+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c|
|+=|加法赋值运算符|c+=a 等效于 c=c+a|
|-=|减法赋值运算符|c-=a 等效于 c= c-a|
|*=|乘法赋值运算符|c*=a 等效于 c=c*a|
|/=|除法赋值运算符|c/=a 等效于 c=c/a|
|%=|取模赋值运算符|c%=a 等效于 c=c%a|
|**=|幂赋值运算符|c**=a 等效于 c=c**a|
|//=|取整除赋值运算符|c//=a 等效于 c=c//a|
逻辑运算符
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,假设变量a的值是10,变量b的值是20
Python中and逻辑运算法则
在程序设计中,and称为逻辑与运算,也称布尔运算;
1、and是在布尔上下文中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的值;
2、0、''、[]、()、{}、None、False
在布尔上下文中为假;其它任何东西都为真;
3、如果布尔上下文中的某个值为假,则返回第一个假值;
4、所有值都为真,则返回最后一个真值;
|运算符|逻辑表达 |描述| 实例|
|:–😐:----😐:—😐:—😐
|and|a and b|布尔"与"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False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|(a and b) 返回 20
|or|a or b|布尔"或" - 如果 x 是非 0,它返回 x 的值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|(a or b) 返回 10|
|not|not a|布尔"非" - 如果 x 为 True,返回 False 。如果 x 为 False,它返回 True|not(a and b) 返回 False|
案例
0 and 1 and 2 #如果表达式中某个值为假,则返回第一个假值 >=0
2 and 3 #所有值都为真,则返回最后一个真值 =>3
#现在已经很好理解下面的运算结果了
0 and 1 #假 and 真 =>假
0 and 0 #假 and 假 =>假
1 and 0 #真 and 假 =>假
1 and 1 #真1 and 真2 =>真2
成员运算符
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,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,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,包括字符串,列表或元组
在python中,要判断特定的值是否存在列表中,可使用关键字
in
,判断特定的值不存在列表中,可使用关键字not in
|运算符 |描述| 实例|
|:–😐:----😐:—😐
|in|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|x 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|
|not in|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|x 不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|
案例
#案例1
data= ['A','B','C','D','E','F','G']
if 'A' in data:
print('A'+' exists')
if 'h' not in data:
print('h'+' not exists')
打印结果=>
A exists
h not exists
#案例2,通过判断查看list_01在list_02中的存在情况
list_01 = ['A','B','C','H']
list_02 = ['A','B','E','F']
for letter in list_01:
if letter in list_02:
print(letter+' is exists')
else:
print(letter+' is not exists')
打印结果=>
A is exists
B is exists
C is not exists
H is not exists
身份运算符
Python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
is
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==
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;is not
用于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引用自不同的对象,而!=
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不等
|运算符 |描述| 实例|
|:–😐:----😐:—😐
|is|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|x is y, 类似 id(x) == id(y) ,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|
|is not|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|x is not y , 类似 id(a) != id(b)。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,否则返回 False|
案例
整数的比较:
x = 5
y = 5
print(x == y)
print(x is y)
print(id(x))
print(id(y))
打印结果=>
True
True
1543817008
1543817008
字符串的比较:
x = "abc"
y = "abc"
print(x == y)
print(x is y)
print(id(x))
print(id(y))
打印结果=>
True
True
2039623802136
2039623802136
list(列表)的比较:
x = [1, 2, 3]
y = [1, 2, 3]
print(x == y)
print(x is y)
print(id(x))
print(id(y))
打印结果=>
True
False
2194144817928
2194144817288
评论区